地方财政研究

财政与税收论文_减税降费与地方财政风险

 
文章目录

一、引 言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营改增”、税收收入减少与地方财政风险。

2.“营改增”、地方政府投资行为与地方财政风险。

3.“营改增”对地方财政风险的影响,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可能存在差异。

三、研究设计和变量选取

(一)计量模型设定

(二)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1.被解释变量:地方财政风险(Risk)。

    2.核心解释变量:“营改增”政策试点实施变量(DID)。

    3.控制变量:地方财政风险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四、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一)基准回归分析结果

(二)平行趋势检验

(三)稳健性检验

    1.更换被解释变量的度量方式。

    2.剔除部分样本数据。

    3.控制土地出让收入水平的影响。

    4.将控制变量一阶滞后项纳入回归。

    5.安慰剂检验。

五、异质性分析和影响机制检验

(一)异质性分析

    1.基于地方财政风险维度的异质性分析。

    2.基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异质性分析。

(二)“营改增”影响地方财政风险的机制检验

    1.基于地方财政收入的机制检验。

    2.基于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机制检验。

六、结论和政策建议

文章摘要:立足我国“十四五”期间继续实施减税降费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现实需要,构建包含地方财政收支缺口和债务水平的地方财政风险衡量指标,实证检验“营改增”这一减税降费政策对地方财政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营改增”后,地方财政风险有所增大,且主要来自债务风险的增大,而非地方财政收支缺口的变化;该效应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较显著,在中小城市并不明显;“营改增”后,地方财政努力程度的提升尤其是非税收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减税引发的财政收支失衡,但地方政府投资需求的增大则会推动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从而增大地方财政风险。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6339/j.cnki.hdxbcjb.2022.05.008

论文分类号:F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