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政与税收论文_横向税收转移与地方财政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
(一)制度背景
(二)理论假说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定
(二)税收转移的测算
(三)数据来源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基准回归结果
(二)稳健性检验
1. 增加控制变量。
2. 税收转移的不同衡量。
3.“营改增”改革的影响。
4. 更换样本。
五、拓展分析
(一)机制检验
1. 税收转移的财力效应。
2. 税收转移的成本输出效应。
(二)进一步讨论
1. 税收转移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
2. 税收转移与土地出让。
六、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建议
1. 改变以生产地原则为主的征税分税原则,减少地方财政支出的行为偏差。
2. 健全地方税体系,推进地区内税收收入与税收成本相匹配。
3. 完善共享税的横向分配制度,改革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主体性共享税的征税、分税的方式。
文章摘要:横向税收分配是政府间税收关系的重要内容,“在地征管、就地划分”的税收征管和分配方式塑造了横向征管权配置决定横向税收分配的“中国式横向税收分配模式”,引致了地区间税收转移。将横向税收转移与地方财政支出纳入同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中,采用2007—2019年省级数据,研究了我国税收转移对地方财政支出的影响。研究表明:总体上看,大部分中西部省份为税收转移的净流出地,少数东部省份为税收转移的净流入地,税收转移加剧了横向财政失衡;税收转移会通过财力效应和成本输出效应影响地方财政支出,引起社会性支出占比、经济性支出占比以及土地出让面积的变化。因此,建议完善横向税收分配制度,改变主要基于生产地原则征税分税的方式,推进地区内税收收入与税收成本相匹配改革,并完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主体性共享税的分配机制。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3676/j.cnki.cn36-1030/f.2022.08.012
论文分类号:F812.4
